MUM’s NOT HOME

在旅途中,他們結識了一位德國人。其中一天,他突然毫無脈絡地呆住了,一問之下,才知道他正在煩惱離婚的問題。他本職是一位IT人,人到中年,才決定要重拾投身古典音樂世界的夢。然而,放棄高薪厚職來追求音樂的夢想被家人反對,這意味著,他要拆散家庭才能達成夢想⋯⋯

「很多人都是有正在煩惱的問題,才會踏上朝聖之路。」Makui說。

油麻地小店MUM’s NOT HOME的兩位店主Makui和Chow ,每年總會抽時間來一趟「出走式」長旅行。2018年本來應該只為期一個月的西班牙葡萄牙之旅,卻因為朝聖之路而延長為兩個月的旅程。其中,單是朝聖之路已佔了27日。

朝聖之路正式名稱是聖地牙哥朝聖之路(El Camino de Santiago),旅人在法國南部的起點一路徒步走到抵達位於西班牙西部,葬有十二門徒之一聖雅各的聖地亞哥-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的終點,大約需要40日。不足一個月的時間,已算是超額完成。

「差不多10年前看了一部叫《The Way》的電影,一個父親代替兒子走上朝聖之路的故事,當時已經很想去親自走一趟,但始終沒有成行。」Chow說:「直到去年打算去西葡,剛好有朋友提起朝聖之路,我們便決定起行。」

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,在朝聖之路上遇到各式各樣的人,感受最深的是人性。「長距離的途步旅行,其實類似靈修,」Chow說。走完朝聖之路,困擾人的問題可能自然就會想通,因為整段旅程見了那麼多人,總會有啟發和得著。可是,他們最終卻不知道那位德國人的決定是怎樣,因為他行很太慢,只可以無可奈何地分別。大家都是有各自的問題才會走上朝聖之路,而各自的問題大概只能各自想通:「在旅途中曾經相遇已經是緣份,」Chow說。

另一位旅途中遇上的美國女生,問題卻是「太沒有問題」:她生於中產之家,生活無憂,卻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甚麼,連整個旅程也是毫無計劃。她純粹是到達英國後,有朋友提議她試行朝聖之路,她便隨性地決定起行。

這位美國女生,是Makui和Chow 在旅程第一天遇上的,大家雖然速度相近,後來還是分別了。然而,在旅程中的最後一星期,三人卻巧合地重遇,為朝聖之放補上了一個美好的結局。

在這朝聖之路上,不需要計劃路線、行程和住宿,只需要認著代表朝聖之路的貝殻標誌,一直持續前行就好。缺錢的人可以住在靠捐款營運的庇護所,就算在夏天旺季期間住宿全滿,大家也會直接選擇睡在街上。「最後發現,原來人需要的東西很少。」Chow笑道,並回憶起當時的情況。為了消滅床蝨,他把背包放入乾衣機操作,背包卻竟然因為高温而縮小,本來55L的背包變成35L,於是往後的幾天,他要不斷扔掉不重要的東西,才發現自己需要的東西真的很少。

 

在朝聖之路上,Makui和Chow 很難得可以有時間只專注做一件事,每天醒來,只需要想著一件事:那就是繼續走下去,卻已非常充實。相比起其他人他們沒有太大困擾,唯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MUM’s NOT HOME。

MUM’s NOT HOME是Makui和Chow在香港的唯一的牽掛,「始終會不捨得這個地方,」Makui說。既不捨得MUM’s NOT HOME,這個地方又非常矛盾地將兩人困在香港:「因此才要以長旅行來作為生活在香港的平衡。」

「一個地方辛苦建立出來,放棄了的話,要重新建立就不是那麼簡單,所以才要去旅行來滿足出走的野心。」Chow笑了笑,並對Makui說: 「你不是曾說『就算走多遠,都總要有個家』,而且『回到家中,床也是特別不同的』嗎?」

他們曾有三年時間以工作假期的形式生活在澳洲和紐西蘭,價值觀早就被外國人同化,覺得只要當下開心,有足夠交租和生活的錢就夠,而不像香港人那樣,一味追求穩定工作,只要銀行存款不夠多便會不安。

「始終嚮往那種駕著Van仔不停流浪般的旅遊,」Chow說。「去到哪裡住到哪裡,一邊畫畫賣藝,一邊養活自己。可是,為了MUM’s NOT HOME,還是以後再說吧。」

Storyteller: MUM’s NOT HOME
Text by 黃宇恆